甘肃教育
主办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4-0463
国内刊号:62-1024/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93232 人次
 
    本刊论文
浅析新时期同情心教育的紧迫性

      摘  要:同情心即怜悯之心,它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同情心的真正表现和内涵在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看来是基于自身的痛苦经验而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的情感,同情心的产生需要具备三条原理。他认为怜悯是按照自然秩序第一个触动人心的情感,这种怜悯心是适合人类的禀性,也是人类最普遍、最有意的一种美德。然而在当今社会同情心却变质了,给予同情和接受同情的人通过不同的行为利用同情来谋利,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重树作为美德的同情心。

      关键词:同情心;当今社会;解读

      一、同情心的真正内涵

      同情心也称作恻隐之心、怜悯之心,是指对他人的不幸遭遇而产生的共鸣的情感。卢梭认为,怜悯是第一个触动人心的相对的情感,“是自然的情感,由于它调节着每一个人自爱心的活动,所以对于人类的相互保存起着协助的作用。正是这种情感我们不加思索的去援助我们所见到的受苦的人。正是这种情感,在自然状态代替着法律、风俗和道德,而且这种情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没有一个人企图去抗拒它那温柔的声音。”由于同情心的存在,人们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的烦恼而感到不安,为他人的痛苦感到忧伤。卢梭认为,同情心的产生基于以下三条原理:

      第一,人在心中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加幸福的人,而是那些比我们更可同情的人。任何人都不会为他所喜欢的富人或显贵去将心比心,即使在“真心”喜欢的时候,那也是在于得到他的一部分好处。有时候当他们倒了霉,反而会得到别人的同情。我们会为那些处境很糟糕的人产生痛苦的感觉,会设身处地的想他们正遭受的痛苦从而对他们有感情上的共鸣,对他们表示同情。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第二、在他人的痛苦中,我们所同情的,只是我们认为自己难免也要遭受的那些痛苦。富人对穷人心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陷入穷困的忧虑。为什么贵族们对老百姓那么看不起呢?那是因为贵族自认为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平民。然而,他们从没有想过那些可怜人的命运可能就是自己未来的命运,他们的种种痛苦可能也会轮到自己的身上,所以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对他们表示自己的同情,就好像因他人的悲愁而引起的兔死狐悲的感觉。

      第三、我们对他人的痛苦的同情程度,不决定于痛苦的数量,而决定于我们为那个遭受痛苦的人所设想的感觉。我们认为一个不幸的人有多么的可怜,我们才对他表示多大的同情。我们在肉体上对痛苦的感觉要比想象的小;由于记忆力使我们觉得痛苦在延续,由于想象力可以把痛苦延续到将来,因此才使我们真正的有所同情。这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情感共鸣,有了这种同情心,就会产生相应美好的善良的行为,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值得同情的人。

      二、同情心变质和缺失的种种表现和成因分析

      同情心是人天然的情感,是人类的美德,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同情心却被商品化了,被那些利用同情发财谋取利益的人肆意的亵渎,无论是发出同情的人还是接受同情的人都把它当作工具和手段,使同情心变质乃至缺失。

      (一)同情心变质和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方面,同情心遭受了欺诈和拐骗。在道德急剧下滑和沦丧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在做坏事,同情屡遭欺骗、亵渎和践踏,有时候沦为一种不辨真伪的愚蠢。近几年来,城市乞讨者“蓬勃发展”,乞讨人群竟已从弱势群体摇身一变成为强势人群,他们成群结队,有组织有纪律,有的甚至挟持流浪儿童与老人强行乞讨。他们非常具有经济眼光,通常会选择聚集在城市中相对繁华的地段行乞,并坚信随着乞讨量的增加,最终必会有丰厚的回报。

      不仅如此,他们的乞讨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前几年那种在街角蜷缩成一团,从褴褛的衣袖里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的传统乞讨模式早已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时代精神的进攻型的乞讨人群。他们非常乐意向你展现他们悲痛而各具特色的动人经历,或是父母突然遭遇天灾人祸,或是家里一贫如洗还要支付“绝症患者”高昂的医疗费用。更有甚者,就是“绝症患者”躺在一床破旧的棉絮里,等待着你的施舍,可事实上当你看到乞讨的“绝症患者”深夜收工,一溜烟卷起铺盖步履轻松地迈开大步,你就不得不深感强自己遭受了莫大的欺骗,会产生恶心呕吐的感觉。

      另一方面,实施同情的人给同情心带上了面具。如今同情一方面被接受者利用,另一方面又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那些表面给予别人同情的人,不是发自内心的同情他人,而是戴着虚伪的面具,另有图谋,他们或是炫耀自己的优越,或是通过同情施舍而获取其它利益。如卢梭所言,同情是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的认同,被同情者的境况一般要劣于发出同情的人。比如享受着家庭温暖的同情鳏寡孤独的,健全的同情残疾的等等。只有前者具备条件才能向后者示以同情,这条件就是一种优势,然而若故意把优势当作优越,则同情里的善的含量就要大打折扣了。类似的事情生活中不乏其例,比如一些企业家解囊为救助失学儿童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当今比比皆是。企业家借此展示优越,不仅能获得乐善好施美名,而且稍作宣传即可产生广告效应,从而名利双收。

      (二)同情心变质和缺失的原因分析

      同情心作为人类的一种美德,是应该得到弘扬和传承的,然而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同情心却屡遭践踏,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这是有其原因的。

      第一,假造不幸遭遇赚取他人的同情,以便获得不当利益。如今经济急速膨胀,人们一味追逐经济利益,为达到赚钱的目的就不择手段。正是由于同情心是人类最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人性的体现,一些人就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骗取人们的同情,从而获得昧良心的钱,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

      第二,以“慷慨解囊”的形式,达到为自己作广告宣传的主要目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些人就会绞尽脑汁的想出些宣传策略来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效应,为此他们就打着“慷慨解囊”和对弱者实施同情的旗号,达到自己作广告宣传的主要目的,以此赚取利益回报。

      第三,迫于行政手段或周围压力,不得已而流露出的勉强同情。捐助活动是表示同情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出于自愿的一种活动,但有的单位或部门,在捐助活动中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要求职工必须捐助甚至规定捐助的最低数额,职工迫于行政手段或周围压力,虽然内心极不乐意,满腹抱怨,不得已流露出同情。

      第四,由于怕受到欺骗,致使同情心减弱甚或消失。媒体上常有报道,那些乞讨的“残疾”人,无钱上学的“优秀大学生”,无钱医治的“绝症患者”,以及粘在你屁股后面叫着“叔叔阿姨行行好”的小乞丐等,让人真假难辨。现在很多乞讨者以乞讨为职业,他们不讨饭只要钱,有时你给五毛钱他还会嫌你小气……因为害怕受骗,我们只好拒绝同情,致使同情心减弱甚或消失。  

     第五,由于自身品行不佳而缺乏同情心。同情心不仅是道德的一个体现,也是一种素质和品行的表达,一些人由于早期教育的缺失,品行不佳,没有树立起“同情”的善心,对他人的不幸视而不见,甚至表现出少有的冷酷,这样的人是极端自私的,他们心中只有自己,不可能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情感共鸣。

      三、唤起和找回被亵渎和冷落的同情心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则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我诈,人人自利,社会就不成为社会了。”如何唤起和找回被我们亵渎和冷落的同情心,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前途和命运。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同情观。真正的同情是建立在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同情者把被同情者看成是同自己一样有着独立人格尊严的人。我们向遭遇不幸者伸出同情之手,并不在于显示自己臂膀的有力,也不在于借着同情炫耀同情者的优越,更不是利用同情来谋私利,而是在于启迪对方发出自身的力量,给对方比金钱更宝贵的精神财富,即鼓励他不怕失败,重新振作起来,凭自己的双手去开创生活,通过启发他的自尊来激励内在的生命之力。只有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在正确的同情观之下,同情——这个人类普遍而美好的情感才显示出真正内在的价值。

      其次,提高公民明辨是非的能力,甄别已变味的乞讨现象,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加强公共场所秩序的管制,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要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对于强行乞讨现象,尤其是尾随纠缠、拦截路人强行乞讨进行严格的管制,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还要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如今城市乞讨问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只有不断提高公民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警惕,甄别已变味的乞讨现象,加强公共场所秩序的管制,才能很好地维护公共秩序,使同情在其真正意义上发挥提高精神文明的作用。

      最后,培养真正的同情心,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人们以情感体验的机会。正如卢梭所说,同情心的建立是需要有亲身的痛苦体验。同情心是内在的情感,只有当它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才可能形成一种比较持久稳定的道德因素。也就是要给孩子提供将心比心的实践机会,并且不断的强化这种情感,使之内化为一种品质,并外化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譬如,父母的身教言传就会对小孩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树立同情的观念;尝试让孩子力所能及做一些简单的自理劳动,体会父母的艰辛;尝试和落后地区的孩子建立长期的一帮一或手拉手活动,切实感受他们的艰苦,滋长同情关爱之心。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对于一切与生命之物的同情,是对品行端正的最牢固和最可靠的保证。谁满怀这种同情,谁就肯定不会伤害人,损害人使人痛苦,而且只要他能够,就宽容的对待任何人,宽恕任何人,帮助任何人,而且他的行动将会带有公正和博爱的印证。”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努力构建社会的和谐秩序,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改良社会之中被污染和变质的同情心的各种观念和行为,树立正确地同情观,使我们及我们的后代都具备了一颗平常却坚实的同情心,那中华民族大家庭乃至全人类将是一个和谐、诚信、温暖、友爱的世界。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甘肃教育》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甘肃教育》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